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区发展改革委《静安区“全球服务商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2-30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

  区发展改革委《静安区“全球服务商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第15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批转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静安区“全球服务商计划”实施方案

  “全球服务商计划”是静安区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推进静安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的若干意见》(静委发〔2019〕7号),全面深化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按照长计划、短安排的工作思路,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强化上海“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围绕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围绕增强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服务“一带一路”和服务全球能力,主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制度体系,大力集聚和培育高能级的全球服务机构,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辐射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集群,建设一批服务全国、面向国际、内外连接的功能平台,增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使全球服务机构“在静安、为全球”,积极融入上海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的发展大局。

  二、重点任务

  (一)研究配套政策机制,加大精准招商力度

  1.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对照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全球服务机构名录(GaWC名录)、《财富》世界500强等权威榜单,加强对企业发展和布局的研究,力争全年引进总部企业6家以上,全球服务机构10家以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分产业、分类型、分地域的招商推介活动,实施精准招商。构建第三方招商举荐渠道,探索推行国际化、市场化的招商运营机制。(责任部门:区投资办、区商务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金融办、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旅游局等)

  2.梳理全球服务商名录。以商贸、专业、金融、文创、科技服务等领域为重点,排摸静安区全球服务商发展现状。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全球服务商的深度调研,梳理全球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和政策诉求。(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投资办、区金融办、区科委、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文化旅游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等)

  3.探索建立全球服务商评估机制。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和相关行业协会力量,研究建立全球服务商的评估机制,根据总部类、专业类等类型,从机构品牌、成长规模、业务分布、辐射影响等维度对企业或组织的全球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完善相关评估标准和评估工作机制。(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办、区商务委、区统计局等)

  4.制定“全球服务商计划”配套政策。借鉴国内外类似政策经验,创新政策扶持方式,研究制定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开拓海内外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投资办、区财政局等)

  (二)加强资源对接,培育高端服务生态

  1.做实上海市专业服务业联盟。在上海市促进专业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小组的指导下,加强市区联动合作,推动市专业服务业联盟在静安实体化运作。开展专业服务产业研究、统计体系建设、服务标准推广等工作,完善专业服务业基础配套环境。逐步发挥联盟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作用,提升上海以及静安专业服务业的影响力。(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九百集团等)

  2.筹建静安区全球服务商理事会。推动制定全球服务商理事会章程,明确理事会职能和总体架构,开展信息交流互动、论坛活动和品牌宣传推介等工作。挖掘我区全球服务机构资源,鼓励知名专家、行业协会、优秀企业加入全球服务商理事会,为静安区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建言献策。(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九百集团等)

  3.加强专业服务与企业资源对接。依托专业服务共享空间和行业联合组织等机制,发挥区内专业服务机构力量,政企合作以资源对接会、专题培训等方式,促进专业服务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对接,扩大专业服务的跨行业、跨领域服务范围。(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金融办等)

  4.提升律师服务国际化水平。搭建好静安律师对外交流平台,加强静安律师行业与海外律师同行、各国律师协会的交流,加快培养一批熟悉掌握国际规则、具有全球视野的涉外律师人才。鼓励律师事务所“走出去”,与国际知名律所开展合作,建立海外法律服务网络,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中资律所国际化。扩大律师行业对外开放,在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与互派法律顾问试点推广、本市律师事务所聘请外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试点、对台律师事务所开放试点、沪港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等工作中,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责任部门:区司法局等)

  5.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能级。重点引进全球排名前50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五大猎头公司、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组织,鼓励分公司等升级为地区总部功能机构。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搭建面向国际、内外链接的项目合作交流平台。发挥区内资源优势,积极策划或引进国际技能培训、赛事、国际人才认证等人力资源服务项目。依托上海市专业服务业联盟,探索构建人力资源服务与其他专业服务相融合的发展共同体。(责任部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6.对接上交所科创板设立。挖掘区内创新服务资源,梳理百家创新企业名录。完善上市企业培育库,梯度推进“3+10”重点企业(3家2020年上市企业,10家“十四五”期间上市企业)的上市工作。组建静安区上市培育共享智库,鼓励专业服务机构在创新型企业发展中积极发挥专业支撑作用。(责任部门:区金融办、区科委等)

  (三)推进平台项目建设,引导提升辐射能级

  1.形成一批市场主体主导的服务平台。注重发挥国际咨询业龙头企业集聚的优势,支持参与长江经济带企业在“走出去、引进来”过程中的决策咨询,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专业服务。支持区内优秀律师事务所为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及重大资产重组提供境内外法律法规服务。发挥区内金融服务机构力量,为企业跨境资金融通提供支持。支持检测认证国际服务机构开展国际标准服务,为国内商品出口提供检测认证服务。(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司法局、区金融办、区市场监管局等)

  2.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支持跨境电商拓展产业链、生态链,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借助进口博览会等工作平台,鼓励区内企业提供展示、交易、支付等服务,推动“买全球、卖全球”,为引进更多海外商品和服务,以及促进国内优质商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提供展示的舞台。(责任部门:区商务委等)

  3.加强国际创新创业资源集聚。推进上海-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SAP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华为区块链生态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国内外创新资源集聚。依托国际化众创空间集聚优势,打造海外留学人员“创业首站”。构建海外创新项目预孵化精细化服务链,全力提升国际创新项目在上海落地孵化的服务对接及资源配置效率,吸引国外优秀技术资源落户上海,使静安区成为国际创新创业团队登陆上海的首要门户和本土创新创业机构融入全球的始发基地。(责任部门:区科委等)

  (四)深化综改试点,争取扩大对外开放

  1.争取开展专业服务业试点。用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等国家部委支持和上海市促进专业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小组指导,探索开展“专业服务业专项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向上争取的开放措施建议,争取同步实施自贸试验区及新片区关于专业服务业领域的开放举措,并探索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先行先试。(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办等)

  2.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海关静安监管点建设,深化监管点职能,争取贸易便利化政策和措施在静安的试行。积极争取进口服装面料预评估管理政策延续,帮助区内重点品牌企业持续享受该项便利政策。支持区内重点企业申请高级认证企业信用评级,给予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海关专项协调员制度便利,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持续推动跨境服务贸易便利化工作,帮助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市级各类服务贸易领域各项政策支持。探索数字贸易在静安的发展,促进数字服务和产品在线交付和高效交换的跨境贸易。(责任部门:区商务委等)

  (五)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1.落实好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清晰透明的市场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对标营商环境世界先进经济体做法,在企业开办、业务开展等领域进一步优化流程、缩减时间,提升效率。深化“一网通办”建设,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办理业务流程再造,形成高效的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运行体系。(责任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管局等)

  2.提升企业服务能级。做实做专做强企业服务网络。依托大调研大走访、企业服务综合平台、“楼小二”服务站等,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不见面”“零距离”服务,以多样化的手段、多类型的渠道满足企业的多样性的需求。以“积极不干预”为原则,探索建立企业动态跟踪服务系统,精准匹配政策。(责任部门:区投资办等)

  3.提高国际人才服务水平。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人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启用静安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为区内全球服务机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商投资企业等提供专业化、智能化、国际化的人才服务。进一步提高海外人才永久居留、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人才政策咨询、人才公寓申请等人才服务的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责任部门:区人才办、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4.建设国际友好型城区。依托现有行政服务窗口和“一网通办”静安频道,逐步推行双语以及多语种服务。逐步扩大双语服务范围,打造双语城区环境。加快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责任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建设管理委、区科委等)

  (六)梳理载体项目,优化城区功能格局

  1.深化苏州河两岸专业服务定位。排摸苏州河两岸楼宇资源,围绕新建载体,提前谋划招商定位,重点引进数字金融、会计审计、管理咨询、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探索打造以专业服务为主导的楼宇集群。(责任部门:苏河湾管委办等)

  2.推进大宁国际影视电竞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动静安影视产业基地开发,继续引进具有影响力的影视企业,举办好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活动,促进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建设。积极落实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落户工作,举办电竞论坛、电竞上海大师赛等大型活动。(责任部门:环上大园区管委办等)

  3.推进市北高新园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市北东部园区科创社区开发建设,做强聚能湾国家级孵化器、市北亚马逊众创空间等功能平台,加强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业大赛和项目路演活动,实现“资本”与“智本”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市北东部地块的统一规划和整体设计。(责任部门:市北高新园区管委办等)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将“全球服务商计划”纳入静安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力度。建立专项工作组,持续深化对“全球服务商计划”的研究,科学推进各项配套措施。

  (二)探索建立指标体系

  对照“全球服务商计划”目标导向,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创建我区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的指标体系,建立相关数据收集和统计渠道,完善对“全球服务商计划”实施的指标监测和统计机制。

  (三)加大协调推进力度

  区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全球服务商计划”统筹协调推进的日常工作,形成年度重点项目清单,对各部门工作进展及时跟踪和总结。区各相关部门根据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责任分工,加大对“全球服务商计划”各项任务和项目的推进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谋划静安区“全球服务商计划”公共信息平台,及时向企业推送工作进展、政府服务措施、政策发布等信息。谋划“全球服务商计划”年度论坛机制,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区各相关部门结合招商引资、会展活动等,加强对本部门领域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的宣传推广。

上一条:关于印发《静安区关于促进电竞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下一条:静安区关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